
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如何布局元宇宙?
元宇宙这个新兴概念空降到2021年,相关概念股一路上涨,也成为《中国盘点2021》年度词汇和2021年度十大网络词汇。元宇宙不仅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也引起了科技公司和行业巨头的特别关注。
在Meta Universe的烟花盛开的时候,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脸书直接宣布更名Meta。这个词来自元宇宙。不难看出扎克伯格押注元宇宙的决心。
在很多人还在观望的时候,2022年1月,微软宣布计划以近700亿美元收购游戏开发公司动视暴雪。在此之前,微软已经通过其软件产品布局了元宇宙,此次收购或许透露出其在元宇宙领域的野心。
除了Meta,微软、Nvidia、苹果等海外巨头都在探索元宇宙。国内互联网巨头也看到了其中的机会。腾讯、阿里、百度等。被大量部署。那么这些大厂是如何大步迈向元宇宙的呢?本文将梳理国内六大知名互联网巨头,分析其在元宇宙中的布局。
腾讯:春江水暖鸭先知
腾讯应该是在元宇宙浪潮中较早登船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之一。2012年,腾讯以3.3亿美元收购Epic Games 49.9%的股权。2020年,腾讯参与了元宇宙第一个Roblox的G轮融资。然后2021年,腾讯独家代理的国行版Roblox上线,Roblox和Epic Games在元宇宙体系中都有竞争优势。
其实腾讯对元宇宙的探索也是最积极的。2021年10月,腾讯游戏梅田工作室发布了多条关于新项目“ZPLAN”的招聘信息,该项目以游戏+社交为导向。据推测,该产品可能是腾讯首款元宇宙游戏。
在此之前,腾讯还申请注册了天元宇宙、王者元宇宙等多个元宇宙相关商标。虽然腾讯还没有正式宣布进入元宇宙,但种种动作都在释放腾讯积极拥抱元宇宙的信号。
虽然腾讯在社交平台领域一直保持着别人无法超越的优势,但硬件水平仍然是其短板。因此,在字节跳动天价收购国内行业龙头Pico后,腾讯计划以27亿元收购游戏手机公司黑鲨科技,黑鲨将整体并入PCG事业群。收购完成后,黑鲨科技将从专注于游戏手机的硬件厂商转型为VR设备生产,而VR设备也是元宇宙的入口,因此腾讯此次大动作的意图不言而喻。
上个月,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社交平台QQ迎来了23岁生日。同时,QQ也迈出了探索元宇宙的第一步:超级QQ秀。与旧版QQ秀相比,超级QQ秀全面变成了3D,增加了AI捏脸、虚拟家居、虚拟场景、娱乐活动等新体验。超级QQ秀不再是简单的名片展示功能,生动的虚拟形象凸显Z世代用户的真实性和个性。
各大企业入驻元宇宙的热度持续,腾讯也加快了布局元宇宙的步伐。近日,腾讯推出了全新的XR (Extended
Reality)服务,目前正在内部开展活水招募。
资料显示,该业务的目标是在行业领袖的带领下,打造世界级的硬技术团队,争夺硬技术时代的下一张船票。虽然在硬件设施方面,腾讯的实力不尽如人意,但根据一系列的架构调整和投资趋势,腾讯在元宇宙的布局是多方向、多角度的。
元宇宙概念2021年热潮前,马在腾讯文化2020年出品的年度特刊《三观》中提到:“一个激动人心的机会来了,移动互联网发展十年,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真正的互联网。从实时通信到音视频等一系列基础技术已经准备就绪,计算能力快速提升,推动了信息联系方式和人机交互方式更加丰富的变革。”
在元宇宙热潮袭来之后,腾讯总裁刘炽平再次诠释了“全真互联网”。“是利用公司技术将真实场景与虚拟体验相结合,利用虚拟技术模拟真实场景的方案。很多逻辑都类似于我们提到的元宇宙。”
无论是全真互联网还是元宇宙,腾讯都已经为这种未知的变化布局好了蓝图,腾讯能做的就是积极争取这张通往互联网下一个十年的船票。
阿里巴巴:全方位支持元宇宙
元宇宙在中国确实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在8月,英伟达和脸书宣布进入元宇宙。国内巨头阿里巴巴自然也不甘示弱。8月,随即成立杭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布局VR设备硬件领域。
然后从技术支持入手,2021年9月,阿里云异构计算产品专家张表示,阿里云为元宇宙的企业应用提供了从渲染、流到编码的一整套视觉计算解决方案。去年12月,阿里云宣布与游戏开发工作室JP GAMES株式会社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元宇宙构建支持服务和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
同年9月,阿里签约国内首个超现实数字人AYAYI,AYAYI加盟阿里,成为天猫超级品牌日数字经理。同样是在冬奥会期间,推出了全新的数字“冬冬”,宣传2022年冬奥会。
12月,袁晶声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从事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演出经纪、互联网信息等业务。,旨在发掘虚拟偶像或电商投放等热门营销方式中虚拟人的潜力。
在去年的阿里2021云起大会上,阿里宣布成立XR实验室,这是一个面向ar、VR和元宇宙技术的新实验室,旨在探索下一代云网融合架构下的未来操作系统,专注于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的研究。
会上,XR实验室负责人谭平阐述了阿里对元宇宙的理解,谭平将元宇宙分为四层:
L1(全息构建):在虚拟世界中构建地图/人/物模型,并在终端硬件上展示,比如市面上现有的VR看房应用,而阿里在这个层面的布局是与天猫合作构建全息商店。
L2(全息模拟):虚拟世界中的人/物模拟现实世界的动态,使虚拟无限接近现实世界,比如已经上市的VR游戏和数字孪生应用。阿里选择和一家创业公司虚拟人合作,AYAYI就是这个层面的尝试。
L3(虚拟现实融合):虚拟世界信息叠加在现实世界显示上。技术的本质是建立一个高精度的全球3D地图,并在这个地图上精确实现定位和虚拟信息叠加。这个层次最适合现实中的一些展示场景,阿里与宋美术馆合作打造AR艺术展。
L4(虚拟-现实联动):虚拟世界的行为在现实世界产生反馈,通过改变虚拟世界来改造现实世界。阿里在这个层面的尝试是做一个苹果采摘机器人。
此外,和腾讯一样,阿里也在提前为元宇宙的发展埋下更多伏笔。阿里已经申请注册了阿里元宇宙、淘宝元宇宙、钉钉元宇宙、元元MEETING ” “元学习、元宇宙DINGTALK等多个商标。作为与腾讯并驾齐驱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在元宇宙的伏笔也在意料之中。
百度:第一个元宇宙产品
虽然BAT三巨头一直为人熟知,但百度作为一个“B”,已经被腾讯和阿里远远甩在后面。但在这波元宇宙中,百度也不甘示弱,在国内互联网厂商中率先推出了落地元宇宙产品——西让。
早在2021年8月18日,百度世界大会2021,西让就已经出现了。它是一个元宇宙社交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其中创建虚拟化身,并在虚拟世界中与朋友即时互动交流。旨在以技术为基础,以开放为理念,构建一个有身份、经济繁荣、跨越虚拟与现实、与客户、开发者、用户共同持久的多人互动虚拟世界。
Xirang之所以能这么快推出,是因为它经过了一年多的研究和测试,百度能提前布局得益于其在VR方面的长久积累。
早在VR元年2016年,VR技术就迎来了大爆发。当时百度是通过推出WebVR进入VR的。然而,在经历了两年的火热之后,VR技术并没有取得突破,很快就降温了,百度的VR战略也相应改变,开始聚焦B端使用场景。
2021年6月,百度推出VR 2.0全景架构,以智能审核、智能编辑、虚拟化身等技术为支撑。它拥有VR创作和VR互动两大平台,连接包括教育、营销、政府、企业/行业等领域的商业化场景。
从官网对西让的介绍来看,其中提到的在线教育、在线展览、在线论坛等方面将是西让未来的核心内容体现,这也非常契合百度VR的发展战略。
除了VR2.0和西让的应用层面,在硬件方面,百度的爱奇艺有爱奇艺冒险系列VR的硬件产品,为百度布局元宇宙提供了硬件入口。
当然,虽然希让抢先在2021年12月推出了内测版本,但展示的效果并不理想。虽然能满足一些基本需求,但实际体验太差,也引起了热议。在这方面,百度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发布测试版的时候,谦虚地标注了负面版本6.0,也就是说离正式版还很远。
这恰恰反映了百度是如何理解现在的元宇宙的。百度副总裁马杰表示,“元宇宙本质上是一个现实世界虚拟化、数字化的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体系、用户体验、物理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的改造。它将成为人类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第二空间。简而言之,元宇宙是一个脱胎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平行,永远在线。”但另一方面,“目前,超宇宙还处于非常早期的产业探索阶段,发展是渐进的,整个社区的共同建设和成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因此,目前百度与元宇宙相关的产品和技术主要集中在AI、云计算和VR领域。
网易:先在元宇宙敲钟。
自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人们不得不减少现实中的社交。这种背景也促进了元宇宙等虚拟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时代的产物。然而,在同样的背景下,一些元宇宙的产品也应运而生,甚至在元宇宙流行之前。
而网易的元宇宙产品“瑶台”便是这样的产物,由于疫情的影响,人们开始在线上办公,线上会议软件如Zoom、钉钉、腾讯会议等一时间成为了人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strong>,但是也有另一种解决方案,便是在一些大型的多人游戏中举行会议,比如在《我的世界》就举办了多场常春藤名校的毕业典礼,虽然实际工作中的沟通还得借助其他展示工具,但是明显后者的交互性和沉浸感更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把后者从游戏中分离出来,加入一些可以辅助办公的工具,是否可以让一个虚拟会议比在线会议更有沉浸感?
因此,2020年10月,网易沉浸式活动平台“瑶台”正式亮相。除了定制活动场景,还提供了PPT嵌入播放、分会场自由切换、文字语音群聊等会议功能。
在元宇宙概念在中国流行之后,《瑶台》突然成为网易在元宇宙方向的重要产品。去年12月,网易云音乐在港交所上市,网易也通过“瑶台”举行了首个“元宇宙”上市仪式。它的创始人丁磊也用他的两个头像,三个丁磊敲钟,令人印象深刻。
虚拟人也是网易的另一大布局之一。网易伏羲最早成立于2017年9月,主要从事游戏和泛娱乐AI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目前有五大研究方向,涵盖强化学习、图像动作、虚拟人、自然语言、用户画像、技术平台。AI捏脸是福喜众多落地应用之一,三个丁磊铃铛也离不开福喜在虚拟人方面的深耕。
现在的互联网巨头都改变了思维,不再是自己坚持某个方向,而是在做自己的研究和投入,以保证自己能更好的把握行业的发展。网易对虚拟人的布局不仅限于自研和对外投资。
仅在2021年,网易关于虚拟人行业的投资事件就有5起,分别是“元宇宙”社交平台Genies、美国虚拟互动演唱会直播公司Maestro、虚拟人“微软萧冰”母公司北京红棉萧冰科技有限公司、明星虚拟人入局亚文化。
并且在2021年12月网易创新企业大会上,网易智慧企业还发布了IM+RTC+虚拟人解决方案、游戏/VR语音解决方案、虚拟世界数字内容风控解决方案以及网易云信“统一通信+∞”无限融合计划,助力元宇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这与网易对待元宇宙的态度相呼应。早在2021年,在网易Q3季度电话会议中,丁磊就表示“元宇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概念,网易已经做好了与元宇宙相关的技术和规则的准备。我们相信,在元宇宙真正到来的那一天,网易有能力快速窃取。”
所以,网易真的是有备而来。然而面对元宇宙,各大科技互联网巨头都摩拳擦掌,就看之后的精彩博弈了。
JD。COM:瞄准工业超宇宙
在元宇宙爆炸之后,阿里在2021年9月招募了虚拟人AYAYI作为天猫超级品牌日的数字总监,同样是电商巨头的JD.COM也尝试将虚拟人引入电商场景。11月11日JD.COM期间,JD.COM国际旗下的JD.COM进口超市与XR直播公司齐乐无休止合作,以虚拟IP主播“李美慧·子涵”开启了元宇宙的虚拟直播模式。
数码主播小萌在去年JD.COM“双十一”期间走马上任,覆盖JD.COM的3C、家电、母婴店。最近,JD.COM再次推出了“小美”,这是一个美容化妆品的虚拟主播。目前,YSL、欧莱雅、玉兰油、科颜氏等20多个美妆品牌的直播秀已经开始,JD.COM正在更巧妙的打磨虚拟人+直播售卖的形式。
另一方面,在海外NFT爆炸的前景下,一些国内企业也在探索同样的场景。在2021年11月的JD Discovery-JD.COM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JD.COM推出了基于JD.COM智臻链的NFT纪念证书。
接着,第二个月,数字藏品交易平台“灵犀”上线,购买用户可以使用数字藏品进行研究、展览、欣赏和收藏。但是,严禁将数字藏品用于投机、场外交易或任何非法用途。灵犀是继蚂蚁的鲸探、腾讯的魔核之后的又一个数字采集平台。
JD.COM也在为元宇宙提供许多场景解决方案。比如受疫情影响,很多线下的会议和展览都无法举办。JD.COM元宇宙首创“云展”,突破空间限制,创造沉浸式体验,实现365天在线展览。在上汽集团SOA平台开发者大会上,JD.COM零售云以汽车3D数字化的方式,将汽车全景展示在电脑和手机屏幕上,取代了4S店的线下看车。
JD.COM零售云智能ARVR应用集成3D渲染引擎、智能交互、智能感知等核心技术,打造全景解决方案,为电商企业、政府机构、旅游景点、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提供定制化VR服务。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实体零售和线下展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JD.COM元宇宙正在用数字平行世界的新技术、新理念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但是,JD。COM的积累也体现在对行业的帮助上。在2021年12月17日举行的网易未来大会上,JD.COM探索研究院院长、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陶大成做了“构建数字与物理融合新世界”的主题演讲,首次提出了“工业元宇宙”的概念,并着重阐述了其发展布局和基本实践。
他表示,当前,人们更应该关注元宇宙的仿真优化能力在实体经济中的巨大价值,而被认为是“元宇宙+工业”的工业元宇宙,作为将数字化能力引入现实世界和实体经济的接口,不仅利用数字世界重构现实世界中的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更关注数字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再创造能力的提升。
“我们不仅强调数字世界的构建,更注重数字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再创造能力。是JD。COM对元宇宙内涵的解读,即工业元宇宙的主要内容,即提高人类在现实世界和实体经济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为此,JD.COM推出了李元举OmniForce开放生态平台。该平台是JD.COM探索研究院结合JD.COM及合作伙伴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打造的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社会供应链基础设施。
在OmniForce开放生态平台的体系中,JD.COM将提供一体化的中平台解决方案,为开发者提供复制数字双胞胎的能力、模拟和优化数字伴侣的能力、数字原生者改造现实世界的能力,从而为工业元宇宙提供最底层的基础支持。
目前,JD.COM在零售和物流领域已经初见成效。利用OmniForce平台实现仓储场景的模拟和优化,从而大大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可以看出JD.COM把元宇宙的重心放在了产业赋能上,这是比较接地气的。
字节:巨资收购Pico,向Meta看齐。
2021年8月底,多家媒体报道了一则关于字节跳动斥巨资收购一家硬件技术公司的新闻。消息称,张一鸣投资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亿元)收购VR软硬件R&D厂商“Pico”,被Byte收购的事实在Pico的内部信中得到证实,该收购成为2021年VR领域最贵的一笔。
收购事件凸显了字节在元宇宙中的重要布局。后来我们看到了官方团队推出的知名虚拟人“刘”在第一个视频发布后就创下了百万粉丝的记录,收获了300多万个赞。随后,虚拟人逐渐引起了新一轮投资浪潮,并诞生了一批备受追捧的虚拟偶像。
今年1月,字节跳动推出了名为“派对岛”的超宇宙社交应用,用户可以在其中创建自己的虚拟形象,与朋友聊天,购物,看电影,享受沉浸式的社交体验。到目前为止,字节跳动在元宇宙的布局已经耗资数百亿元,涵盖社交软件、VR硬件、虚拟人,布局可谓广泛。
字节跳动作为近年来从“BAT”中走出来的互联网新巨头,已经成长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一举一动也吸引了行业内外很多人的关注。然而,字节跳动在元宇宙的表现并不能用“激进”来形容,而在这背后,字节跳动也面临着和元一样的处境(脸书更名为公司),无论是用户增长受阻,还是公司营收下滑,似乎都是一个天花板一样。
在面对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元宇宙时,字节跳动选择了“先花钱再跟进”的策略,尤其是其产品在全球化中分布广泛,也能满足各地区用户的需求,这对于元宇宙的开放性也有很大的帮助,元宇宙似乎与Meta有很多耦合,所以很多商业分析师会将字节跳动与Meta进行比较,尤其是在元宇宙的产品线上,还收购了VR硬件。
当然,字节跳动的第一步战略能否实现,类似“派对岛”这样的产品能否成为元宇宙的专属社交产品,还有待商榷。然而,面对超宇宙时代,字节跳动似乎准备让超宇宙“跳跃”。
互联网巨头布局元宇宙现状综述
梳理这些互联网巨头在元宇宙领域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策略各不相同,有的偏爱硬件,有的偏爱社交软件,有的正理直气壮地准备将颠覆用户认知的产品。一切似乎都充满了活力,尤其是在经历了2021年元宇宙的火热之后,他们都花了很多钱押注在元宇宙的轨道上,也因此有了一些战略上的相似之处。
但战略雷同的原因离不开用户的增长和营收的下滑,这反映了一个大时代的发展瓶颈。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1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月度增长情况,增长已经趋于饱和。因此,当移动互联网用户面临增长问题时,巨头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另辟蹊径,这也是元宇宙本身流行的另一个诱因。
同时,除了这些互联网巨头,我们也看到更多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加入了元宇宙的赛道布局。比如专注于年轻用户的哔哩哔哩正在测试相关元宇宙业务的“高能链”,爱奇艺也在VR硬件上推出了自己的产品,说元宇宙是骗局但身体不受控制的360发布了元宇宙数字安全体系框架。
可以看到,当巨头们在探路前行的时候,很多中大型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也不甘落后,纷纷抛出自己押宝元宇宙的方法,依托自己平台的优势,推出了更符合自己产品调性的元宇宙产品,颇有“元宇宙+”的味道,只不过这次人们不再提当年“互联网+”之类的口号,而选择元宇宙本身作为噱头。
当然,至于最后能拿到元宇宙赛道第一名的巨人,目前似乎没有定数,但这一次,大家的起跑线似乎都差不多了,这就是故事的趣味所在。
未来前景
随着元宇宙在去年年底达到热度最高点,目前可以明显感觉其能量已经下降,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与元宇宙相关的企业获得了不错的融资,而这些投资机构也不乏一些老牌投资方,因此一方面是大众市场的降温,另一方面机构和创业者依然在继续顺流而上。
我们也相信,随着各方面资源的导入,元宇宙仍然会经历一个蓝海发展的好时期,这也将反向推动元宇宙向更多用户推广,而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炒作。
当然,所有的故事似乎都在沿着主线发展。历史潮流永远不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停止,只会一波三折,摆在大企业面前的是第二阶段互联网发展红利的顶峰。那么,元宇宙是否真的能成为这些大企业的“第二条增长曲线”,我们还有一个问号。毕竟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需要足够的资源来填补,甚至需要一些运气。
另一方面,很多创新型公司也瞄准了这片蓝海。他们能否成长为新的巨人,可能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我们期待的结局。
【声明】:本文由超宇宙之心运营团队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本文版权及最终解释权归元宇宙心所有。